中国失败的医疗体系 ,可以说是增长最快的失败产业。高昂的医疗费用,稀缺的医疗资源,紧张的医患关系,使得普通老百姓”望医却步”。
从1978年到2007年,中国卫生总费用从110.21亿元增长到11289.49元,人均卫生费用从11.45元增长到854.43元;现代的医学体系技术逐年健全,但健康的人群比例不增反降。以疾病而不是健康为中心的医学体系已经成了失败产业,“没能提供真正的健康关怀,而是从中赚取大笔利润”,只是健康恶化的初级预防。现代医学只关注疾病,医院实际上是一种“等待你生病的机构”;“卫生保健”成了“以疾病为中心”,大多数人抱着“没病是健康,有病去医院。”,把健康问题完全交给医院医生,形成以医院为基础的医学体系。
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报告称,医学不能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,而应该以人类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。中国真正健康的人大约15%,15%患有疾病,70%介于疾病与健康的中间状况,也就是所谓的亚健康。更可怕的是,亚健康人群正逐年上升,年轻人群已33.5%进入了亚健康状况。亚健康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定性为“影响健康的普遍问题。”大多数的慢性病,如心脑血管疾病,糖尿病,高血压都是从亚健康状况发展来的。这些现代文明病多是由于营养失调,生活不规律,压力过大等因素积累的代谢病,且这些现代文明病的发病年龄越来约低龄化,心脏病的患者发病年龄提前了15年,小学时患肥胖症,高血压,中学生患脂肪肝……
个人健康主要取决于良好的生活方式与饮食方式。只有建立科学的膳食观念,才是预防与治疗现代文明病的基础。但是,现在中国的医疗体系,不给你这些。
中国失败的医疗体系
世界健康专家宣传,人类80%以上的疾病都是“吃”出来的,不是英语贫乏就是营养过剩。
很多人的人体微量元素摄入不足,身体处于某种营养物质匮乏的状况。引发了各种健康问题,如智力低下,生长迟缓,免疫力低下,缺铁贫血,骨质疏松,夜盲症…….全球大约有20亿人有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状况,中国有2.5亿人面临缺铁性贫血,维生素A缺乏症,还有4400万的儿童受到身体与精神伤害。
与营养缺乏相反的,是营养过剩。“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”的调查报告显示,中国城市居民对肉蛋,油脂,脂肪的消费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16%,而谷物的使用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15%,钙,铁,维生素A的普遍摄入不足。这些营养过剩造成的营养结构失调,已成为影响中国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,导致高血压,冠心病,脂肪肝,动脉硬化,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上升。随着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,营养过剩以及不均衡造成的慢性病还会扩大,医疗体系,医患关系问题还会大量出现。
另一方面的资料显示,中国居民的营养健康知识较低,“营养盲”的数量居然多过“文盲”。所以,学习营养知识,改善营养结构,提高身体素质是每个中国人的需求,也是医疗改革的一个方向。